首页 > 医疗器械网百科>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意义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意义

来源: 网络 2025-07-18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意义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Spinal Surgical Navigation System)是结合医学影像、计算机技术和实时追踪技术的智能辅助系统,可显著提高脊柱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和微创化程度。其临床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人为误差

1. 三维可视化引导,避免“盲操作”

传统脊柱手术依赖术者经验,易因解剖变异或视野局限导致偏差。


导航系统通过术前CT/MRI与术中实时影像融合,构建3D脊柱模型,清晰显示椎弓根、神经、血管等关键结构。


应用场景:


椎弓根螺钉置入(误差<1mm,传统方法误差可达2-5mm)。


复杂畸形矫正(如脊柱侧弯、寰枢椎脱位)。


2. 实时动态追踪,减少术中调整

光学或电磁追踪技术可实时监控手术器械位置,自动修正偏差。


避免反复透视(减少X线辐射),提升手术效率。


二、降低手术风险,提升安全性

1. 保护神经与血管

在颈椎前路手术或胸腰椎减压术中,导航可避开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降低瘫痪、大出血等风险。


临床数据:导航辅助下脊柱手术的神经损伤率降低50%以上(Spine Journal, 2021)。


2. 减少术中出血与感染

精准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和出血量。


微创通道(如经皮椎间孔镜)结合导航,切口仅5~10mm,降低感染风险。


三、推动微创脊柱手术(MISS)发展

1. 经皮内固定术(PPS)

传统开放手术需广泛剥离肌肉,导航辅助下可通过小切口完成椎弓根螺钉置入。


优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30%~50%。


2. 椎间孔镜(PTED)与UBE技术

导航引导精准到达病变椎间盘或神经受压部位,避免“无效探查”。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