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力筛查仪报告单怎么看?

视力筛查仪报告单怎么看?

来源: 网络 2025-05-23

视力筛查仪报告单包含了多项视力检测数据,准确解读报告单有助于了解视力状况,以下从常见指标、不同年龄段参考、异常结果分析、报告单示例解读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常见指标及含义

  • 球镜度数(S):体现近视或远视程度。正号(+)代表远视,负号(-)代表近视,数值越大,程度越严重。例如 +2.00D 表示 200 度远视, -3.50D 表示 350 度近视。

  • 柱镜度数(C):反映散光程度。正号(+)代表远视散光,负号(-)代表近视散光。如 -1.25D 表示 125 度近视散光。

  • 轴位(A):表示散光的方向,用 0° - 180° 的角度表示,能精准定位散光最严重的子午线位置,对准确配镜矫正散光意义重大。例如轴位 45°,意味着散光主要方向接近对角线。

  • 等效球镜度数(SE):综合考虑球镜和柱镜度数,计算公式为 SE = S + 1/2C,能更直观评估眼睛整体屈光状态。如 S 为 -2.00D,C 为 -1.00D,则 SE = -2.00 + 1/2×(-1.00) = -2.50D。

  • 瞳距(PD):两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是配镜时确定镜片光学中心距离的关键参数。

二、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

  • 婴幼儿(0 - 3 岁):此阶段眼球发育未成熟,视力筛查结果波动较大。通常出生时有一定远视储备,球镜度数可能在 +2.00D - +3.00D 左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助于预防近视。

  • 学龄前儿童(3 - 6 岁):视力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远视储备减少。球镜度数一般在 +1.00D - +2.00D 之间,柱镜度数通常不超过 1.00D。

  •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6 岁以上):视力应逐渐达到正常成人水平(1.0 及以上)。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应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随着年龄增长,远视储备逐渐消耗,近视发生风险增加。

三、异常结果分析

  • 近视:球镜度数为负数,且数值越大,近视程度越深。若近视度数增长过快(如每年增加超过 0.50D - 1.00D),需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用眼时间、佩戴合适的眼镜等。

  • 远视:球镜度数为正数,远视度数过高(超出相应年龄段正常储备范围)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导致视疲劳、弱视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 散光:柱镜度数不为零,且数值越大,散光越严重。散光可能引起视力模糊、重影等症状,影响视觉质量,若柱镜度数过高,需及时矫正。

  • 屈光参差:两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可能导致双眼视功能异常,如立体视觉下降、斜视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四、报告单示例解读

以下是一份视力筛查仪报告单示例:


指标右眼左眼
球镜度数(S)+1.50D+1.25D
柱镜度数(C)-0.50D-0.25D
轴位(A)90°85°
等效球镜度数(SE)+1.25D+1.125D
瞳距(PD)56mm-


  • 解读:这份报告单显示,被检测者右眼球镜度数为 +1.50D,左眼为 +1.25D,表明双眼存在一定程度的远视,但远视度数在学龄前儿童正常参考范围内。右眼柱镜度数为 -0.50D,轴位 90°,左眼柱镜度数为 -0.25D,轴位 85°,说明双眼有轻微散光,程度较轻,一般不会对视力造成明显影响。等效球镜度数也进一步反映了双眼的整体屈光状态。瞳距为 56mm,是配镜时的重要参考数据。总体来看,该被检测者目前视力状况基本正常,但需定期复查,关注视力变化。

五、注意事项

  • 复查确认:视力筛查仪的检测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被检测者的配合程度、环境光线等。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建议进行复查,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 专业咨询:视力筛查仪报告单的解读需要专业的眼科知识,若对报告单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咨询眼科医生或验光师,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