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内标测电极导管结构组成

心内标测电极导管结构组成

来源: 网络 2025-04-22

1. 导管主体

材料:导管主体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氨酯(PU)、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乙烯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柔韧性和抗扭结性,能够在血管和心腔内灵活移动,同时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结构:导管主体是一个细长的管状结构,内部包含多个导丝通道,用于传输电信号和操作导管。导管的外径通常在3~8F(1F = 0.33mm)之间,具体尺寸取决于导管的用途。

长度:导管的长度一般为70~120cm,能够从体外插入,通过血管到达心脏各个部位。

2. 电极

电极数量和间距:电极是导管的关键部分,用于记录心内电活动或发放刺激。电极数量通常为4~20个,具体数量取决于导管的设计和用途。电极间距一般为1~10mm,常见的有2mm、5mm和10mm等。

电极材料:电极通常由铂铱合金(Pt/Ir)制成,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

电极形状:电极形状可以是圆形、螺旋形或环形,不同的形状适用于不同的标测需求。

3. 导管头端

形状和设计:导管头端的设计因用途而异。例如,一些导管头端设计为可弯曲形状,便于在心腔内进行灵活操作。

特殊功能:部分导管头端可能带有特殊的传感器或标记,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荧光标记,用于更精确的定位和监测。

4. 导管手柄

功能:手柄位于导管的近端,用于操作导管的移动、弯曲和旋转。手柄通常设计有控制按钮或旋钮,方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精确操作。

连接接口:手柄上还设有连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的电生理记录仪或刺激器。

5. 导管插头

连接方式:导管的近端为插头,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插头通常采用标准化的连接方式,如BNC接口或专用的电生理连接器。

信号传输:插头内部包含多个导电触点,用于传输电极记录的心内电图信号或发放的刺激信号。

6. 内部导丝通道

功能:导管内部包含多个导丝通道,用于传输电信号和操作导管。这些通道可以容纳导丝、导管或其他辅助器械。

材料:导丝通道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电信号的干扰。

7. 标记和涂层

标记:导管表面通常带有刻度标记或荧光标记,用于在X光或荧光成像下确定导管的位置。

涂层:部分导管表面涂有抗凝血涂层或亲水涂层,以减少血栓形成和提高导管的润滑性。

8. 特殊功能组件(可选)

温度传感器:部分导管头端带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消融过程中组织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一些导管配备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心腔内的压力。

电磁定位系统:某些高端导管配备电磁定位系统,通过电磁场定位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提高标测的准确性。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