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氧化碳供气装置: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空间”的核心设备

二氧化碳供气装置: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空间”的核心设备

来源: 网络 2025-11-24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腹壁上打几个小孔(通常5-12mm),将摄像头和细长的手术器械伸入腹腔内进行操作的。为了让医生有足够的视野和操作空间,必须将腹腔壁和脏器分离开,形成一个“穹顶”状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气腹。


二、 为什么选择二氧化碳(CO₂)?

在众多气体中,CO₂之所以成为建立气腹的“金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优势:


高溶解性,不易燃爆:CO₂在血液中溶解度极高(是氧气、氮气的20倍以上)。万一术中发生少量气体意外进入血管(气栓),它能很快被血液吸收,大大降低了致命性气体栓塞的风险。同时,它不支持燃烧,确保了电刀、电凝等设备的使用安全。

生理惰性,代谢快:CO₂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天然产物,身体有成熟的机制(通过呼吸)来清除它。虽然大量吸收会导致高碳酸血症(血液中CO₂浓度过高),但麻醉医生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参数来有效管理。

成本低廉,易于获取:CO₂是一种工业副产品,来源广泛,制备和储存成本相对较低。

对细胞功能影响小:相比其他气体(如氦气、氩气),CO₂对腹腔内细胞的生理功能干扰较小。

三、 二氧化碳供气装置的核心构成与功能

一个现代的CO₂供气装置远不止一个气瓶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精密的、由微电脑控制的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气源

高压气瓶:最常见的形式,内装液态CO₂,通过减压阀转化为气态使用。

中心供气系统:在大型医院,手术室通常有集中的CO₂管道供应,更方便、稳定。

2. 减压阀

将气源或管道内的高压气体(通常数个大气压)降低到适合仪器工作和安全使用的低压水平。


3. 流量控制与监测系统

这是装置的“大脑”,负责精确控制注入腹腔的气体流量。


流量设定:通常可调范围在 1-40升/分钟。

初始充气阶段:使用高流量(如15-20 L/min)快速建立气腹。

维持阶段:切换到低流量(如2-5 L/min),以补充术中少量泄漏的气体,维持压力稳定。

累计流量显示:实时显示手术中已使用的CO₂总量,便于记录。

4. 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

这是装置的“安全卫士”,确保腹腔内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压力设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如成人、儿童)和手术部位,预设一个目标腹内压,通常为 12-15 mmHg。

实时压力监测:装置内的压力传感器会持续监测腹腔内的实际压力。

自动反馈调节: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它会自动充气;当压力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它会立即停止供气,防止压力过高带来的并发症(如影响呼吸、循环,减少脏器血流等)。

5. 加温系统

这是现代腹腔镜设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作用:将注入的CO₂气体加温至接近体温(如37℃)。

优点:

避免术后“寒战”:冷气体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引发寒战,增加耗氧和心脏负担。

减少镜头起雾:温暖干燥的气体不易在腹腔镜镜头上冷凝结雾,保持视野清晰。

理论上减轻对腹膜的刺激:减少“术后肩痛”(由于膈神经受CO₂刺激引起)的发生率。

6. 安全联锁与报警系统

气源压力报警:当气瓶压力过低或中心供气中断时报警。

压力超限报警:当腹腔内压力异常升高时,发出声光报警。

流量异常报警:当流量无法达到设定值时报警。

“无气瓶无法启动”:确保在没有气源的情况下,机器无法被误操作。

四、 操作流程简介

连接与设置:将气路管连接到气源和气腹针,开机后根据患者情况设定目标压力和初始流量。

建立气腹:将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确认位置正确后(通常通过“滴水试验”或压力监测),开始高流量注气。

维持气腹:达到预设压力后,装置自动切换到低流量维持模式,并根据压力变化自动充气或停止。

手术结束:手术完成后,关闭气源,打开腹腔的排气阀,将腹腔内的CO₂气体完全排出。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