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2025-11-14
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病变组织的微创治疗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热效应、电极导管定位、阻抗监测、温度控制和组织凝固性坏死五个关键环节。
1、热效应
射频消融仪输出的高频交流电频率通常为300-500kHz,电流经电极导管尖端传递至组织时,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运动摩擦产热。这种焦耳热效应可使局部组织温度迅速升至60-100摄氏度,导致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溶解、蛋白质变性,最终引发不可逆的细胞损伤。
2、电极导管定位
治疗前需通过影像引导将多极电极导管精准送达靶组织,如心脏电生理检查中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构建心腔模型。导管尖端电极与体表参考电极形成闭合回路,消融时电流从导管尖端向周围组织呈放射状扩散,形成直径约3-5毫米的球形损伤灶。
3、阻抗监测
系统实时监测组织阻抗变化,正常心肌组织阻抗约为80-120欧姆。当组织受热脱水碳化时阻抗会突然升高至200欧姆以上,此时自动停止能量输出可避免组织过度灼伤。阻抗曲线动态变化是判断消融终点的重要指标之一。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