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铥激光治疗机 PTM-003为何止血效果优于传统电切?

铥激光治疗机 PTM-003为何止血效果优于传统电切?

来源: 网络 2025-11-14

核心差异:工作原理

传统电切: 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产生的热效应。

工作模式:电流通过电切环,在接触组织时产生高温(可达100℃以上),使组织细胞内水分瞬间沸腾、汽化,从而实现切割。

止血机制:在切割的同时,电流也会使周围的小血管壁组织烧焦、碳化,形成一层黑色的焦痂。这层焦痂起到机械性堵塞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

本质:这是一种“干烧”的过程,温度高,对组织的热损伤范围较大且不精确。

铥激光: 利用特定波长(通常为2μm,即2微米)的激光被水高效吸收的原理。

工作模式:人体组织富含水分(约70-80%)。2μm波长的铥激光能量可以被水极高效地吸收,吸收系数非常高。当激光作用于组织时,能量被表层细胞内的水瞬间吸收,导致细胞内的水从液态直接变为气态,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细胞“爆开”,实现精准汽化切割。

止血机制:在汽化组织的同时,激光产生的热量会使暴露的血管壁(特别是直径小于1mm的微小血管)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收缩、变性、融合,就像用热塑封机把血管口“焊接”住一样。

本质:这是一种“汽化”的过程,作用非常表浅,热损伤范围极小(通常只有0.2-0.5mm)。

为何铥激光止血效果更优?—— 四大关键优势

基于上述原理差异,铥激光在止血方面展现出四大关键优势:


1. 热损伤深度更浅,止血更精准

电切:电流产生的热量会向周围组织深层扩散,形成一个较宽的热损伤带(可达数毫米)。这不仅会损伤周围健康的组织和神经,还可能导致血管壁的损伤范围过大,术后焦痂脱落时容易引发迟发性大出血。

铥激光:能量被水“锁定”在组织表面,穿透深度极浅。它只对激光光斑直接作用的区域产生影响,像一个“微型精准手术刀”。这使得止血非常点对点,只封闭需要封闭的血管,对周围组织影响极小,从而显著降低了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

2. 无碳化焦痂,避免二次出血风险

电切:形成的黑色焦痂虽然能暂时止血,但它是一个不稳定的“创可贴”。在术后恢复期,尤其是在患者开始排尿、膀胱收缩或感染时,这层焦痂非常容易脱落,一旦脱落,下面的血管就可能再次破裂出血,这是TUR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铥激光:激光作用后,组织表面是光滑、凝固的白色或淡黄色凝固层,没有碳化。这种“焊接”式的封闭方式更加牢固和稳定,不易脱落,从根本上避免了因焦痂脱落导致的二次出血。

3. 术中视野更清晰,便于发现和处理出血点

电切:在切割过程中,组织汽化和碳化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气泡,严重影响手术视野。视野不清,医生就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小的出血点,可能导致出血量增多。

铥激光:汽化过程非常干净,几乎不产生烟雾和气泡,手术视野始终保持高度清晰。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微小的出血点,并用激光进行精准、及时的封闭,从而做到“边切边止”,有效控制术中出血。

4. 对不同直径血管的适应性更强

电切:对于较粗的血管,电凝的效果有时不佳,需要反复电凝,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组织损伤。

铥激光:虽然对大动脉的止血仍需依赖传统缝合等方法,但对于术中遇到的大部分中小血管,铥激光都能通过调整功率和作用时间,有效地将其“焊接”封闭。其光纤的灵活性也让医生可以轻松到达任何难以处理的角落进行止血。

总结对比

特性 传统电切 铥激光

止血原理 碳化、焦痂堵塞 血管壁蛋白变性、融合“焊接”

热损伤 较深,范围大,不精确 极浅,范围小,非常精准

创面状态 有黑色碳化焦痂 光滑、白色凝固层,无碳化

术后出血风险 较高,易发生迟发性出血 极低,避免了焦痂脱落问题

术中视野 易受烟雾影响,模糊 清晰,无烟雾干扰

止血精确度 相对粗糙 高度精准

结论:


铥激光治疗机PTM-003的止血效果之所以优于传统电切,是因为它利用了“水吸收”的物理特性,实现了对组织的精准汽化和对血管的“焊接式”封闭。这种方式不仅止血更可靠、更安全,而且带来了清晰的手术视野和更小的组织损伤,从而显著降低了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风险,提升了手术的整体安全性和患者的恢复速度。这正是铥激光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迅速取代传统电切,成为金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