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2025-11-12
除颤仪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窦性节律,主要原理是利用高压电流同步复极化心肌细胞。以下是具体工作原理:
电击同步机制
同步型除颤仪:通过检测患者R波(心电图的心室收缩波),在R波下降支发放电脉冲,避免电击落在易激期引发心室颤动。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非室颤心律失常。
非同步型除颤仪:直接在心室颤动时发放电脉冲,无需与R波同步。
电能释放过程
充电阶段:直流低压通过变压器升压至数千伏,储存在高压电容中(能量通常为150-360焦耳)。
放电阶段:电容、电感和人体串联形成RLC谐振电路,释放电流通过电极板传导至心脏,使心肌细胞同步去极化后复极化。
生理作用
电击使所有心肌细胞同时去极化,消除异常节律,窦房结(最高自律性区域)重新主导心脏收缩,恢复窦性心律。
释放效率:实际释放能量受人体电阻影响,通常为储存能量的50%-80%。
临床应用
体外除颤仪:电极板放置于患者胸部(前电极板位于胸骨右缘,后电极板位于左腋前线),首次电击能量通常为200焦耳。
体内除颤仪:埋藏式设备可自动监测并治疗心律失常,多用于长期监护。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