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心电分析系统ST段趋势图评估心肌缺血事件

动态心电分析系统ST段趋势图评估心肌缺血事件

来源: 网络 2025-08-29

动态心电分析系统(Holter)的ST段趋势图是评估心肌缺血事件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使用ST段趋势图评估心肌缺血事件的关键点:


ST段压低: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中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根据国际动态心电图相关专家共识,考虑诊断心肌缺血,需要ST段压低至少为0.5-1.0mv,持续时间至少一分钟。


持续时间和间隔:1999年,ACC/AHA的动态心电图指南中建议将ST段压低的持续时间从至少1分钟改为至少5分钟。这更符合心肌缺血发作时的临床和病理生理过程。两次ST段压低的间隔时间也应大于5分钟。


ST段趋势曲线图:ST段趋势曲线图显示了24小时内ST段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ST段压低的面积,即心肌缺血总负荷。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概念由Cohn于1986年提出,指24小时内心肌缺血发作(ST段压低≥0.1mV,持续时间≥1分钟)的总次数和总时间。


心肌缺血总负荷: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提出大大提升了动态心电图诊断和评价心肌缺血的价值。它对病人缺血的总发作及严重程度提供了一个量化指标,有利于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ST/HR比值:在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的压低程度和持续时间都会不同,但与当时心率的比值则趋于稳定。这个比值的变化可以提示心肌缺血程度的改变。


伴随症状和心律失常:如果在动态心电图记录到ST段改变的同时伴随胸痛等临床症状或心律失常,这提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很大。


QTc间期:除了ST段,QTc间期的改变也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缺血。联合ST段和QTc间期的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预测价值。


排除非缺血因素:由于引起ST段偏移的因素很多,发生的比例也比较高,因此在做出心肌缺血诊断和评价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通过这些指标和方法,动态心电分析系统的ST段趋势图可以有效地评估心肌缺血事件,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