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器械网百科> 尿动力学分析仪的操作步奏及注意事项

尿动力学分析仪的操作步奏及注意事项

来源: 网络 2025-05-22

微信截图_20250522161102.png


尿动力学分析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步骤:


患者准备:


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两腿分开呈90度,充分暴露外生殖器。

医生使用碘伏进行外部消毒。

插入测压管:


向尿道内插入一根测压管至膀胱,外部连接尿动力检查仪器。

向直肠内插入一根直肠测压管,插入深度大约为10-12cm,外部连接尿动力检查仪器。

排空膀胱:


管道连接完毕后,患者需完全排空膀胱内的尿液。

灌注生理盐水:


仪器自动向膀胱内灌注无菌生理盐水,灌注速度依据患者的耐受能力来决定,通常大约为50ml/min。

仪器记录膀胱内压、直肠内压的变化及其尿道内压等变化参数,进行相关分析。

记录数据: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报告初始尿意和最大尿意。

患者在达到最大逼尿容量后,需要在检查床上自行排尿,排尿过程中同时记录尿流率。

完成检查:


排尿完成后,遵照医生和护士的意见拔除直肠尿道的测压管。

患者可以下检查床,等待检查报告。

注意事项:


患者沟通: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及时报告不适感和尿意。

消毒和无菌操作:


插入测压管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灌注速度:


灌注生理盐水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调整,避免过快导致不适。

患者配合:


患者需要在检查床上保持放松,尽量配合医生的操作,特别是在排尿过程中。

设备校准:


检查前应确保仪器校验无误,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心理疏导:


对于紧张或焦虑的患者,医生应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后续观察:


检查后应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或并发症,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尿动力学分析仪的操作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内容来源于网络。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