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可转换回收腔静脉滤器应用

可转换回收腔静脉滤器应用

来源: 网络 2025-04-28

1. 预防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对于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如长时间卧床、手术后、严重创伤、恶性肿瘤等,可转换回收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拦截可能脱落的血栓,防止其进入肺循环,从而预防肺栓塞。

抗凝禁忌患者:对于不能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如出血风险高、手术前后等,该滤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2. 临床应用特点

灵活性高:可转换回收腔静脉滤器结合了可回收和可转换两种功能,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例如,在患者病情改善后,滤器可以被回收;如果需要长期预防肺栓塞,滤器可以转换为永久性滤器。

安全性好:临床研究表明,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在植入和转换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例如,一项研究显示,103例患者中27例行滤器转换,26例转换成功,且未出现血栓形成、移位、倾斜、断裂或穿透静脉壁等并发症。

3. 植入与管理

植入部位:正常情况下,滤器植入部位应为肾静脉下1~1.5 cm的下腔静脉内,特殊情况下可以植入肾静脉上或上腔静脉内。

植入过程:通过介入手术,将滤器通过输送系统置入下腔静脉。该过程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以确保滤器的正确放置。

回收与转换:滤器的回收或转换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例如,Vewatch®腔静脉滤器具有长达3个月的回收时间窗,其输送装置具有居中释放和逐级后释放功能,可有效确保滤器释放过程中的居中性和定位的精准性。

4. 临床应用案例

复杂病例处理:在一些复杂病例中,如滤器释放后发生前跳或回收钩贴壁等情况,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如导丝成袢技术联合鹅颈抓捕技术)成功完成转换。

长期效果:在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中,41例超期转换病例中(>2个月),37例患者(90.2%)一次性转换成功,显示出该滤器在超过推荐转换时限后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5. 最新临床应用进展

Vewatch®腔静脉滤器:2024年5月,Vewatch®腔静脉滤器在国内获批上市,并在多个临床中心成功开展首批临床应用。该滤器采用双层伞形结构设计,具有长达3个月的回收时间窗,其输送装置具有居中释放和逐级后释放功能,可有效确保滤器释放过程中的居中性和定位的精准性。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