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2025-04-11
1. 样本引入
样本采集:尿液样本由医护人员采集后,通过进样系统引入仪器。进样系统通常具备自动吸样功能,能够精确吸取设定体积的尿液样本。
样本传输:样本被传输到反应区域,与干化学试纸条接触。
2. 干化学试纸条的反应原理
干化学试纸条是尿液分析仪的核心部件,其表面涂有多种化学试剂,每种试剂对应一种检测项目(如葡萄糖、蛋白质、酮体等)。试纸条的反应原理如下:
酶促反应
葡萄糖检测:试纸条上的葡萄糖氧化酶(GOD)与尿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进一步与色原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葡萄糖+O2GOD葡萄糖酸+H2O2H2O2+色原剂→氧化色原剂(显色)
化学反应
蛋白质检测:采用指示剂蛋白误差法。尿液中的蛋白质与试纸条上的指示剂发生反应,改变指示剂的颜色。
胆红素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胆红素与试纸条上的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
胆红素+重氮试剂→红色偶氮染料
酮体检测:酮体(如乙酰乙酸)与试纸条上的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酮体+亚硝基铁氰化钠→紫色化合物
3. 光学检测
颜色变化检测:尿液与试纸条反应后,试纸条上的试剂区域会发生颜色变化。仪器的光学系统通过检测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强度来量化颜色的深浅。
光电比色法:光学系统中的光源照射试纸条,反射光或透射光通过滤光片后被光电传感器接收。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定量分析:仪器根据预设的标准曲线,将检测到的颜色深浅转换为具体的浓度值。
4. 数据处理与输出
数据处理:仪器的控制系统对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各检测项目的浓度值。
结果输出: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屏幕显示、打印或传输到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5. 质量控制与校准
校准: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校准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
质量控制:定期使用质控品进行检测,以监控仪器的性能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