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针工作原理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针工作原理

来源: 网络 2024-12-12

穿刺:在X线或B超的引导下,医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在右腋中线第7-9肋间隙,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穿透皮肤、胸壁或腹壁,穿刺到肝实质内的胆管中。

胆汁抽取和细菌培养:穿刺成功后,医生会固定针头,抽出部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以便于后续的感染控制和治疗。

造影剂注入:在确认穿刺针进入胆道后,医生会注入造影剂进行胆管造影,通过X线监视下观察造影剂在胆道中的流动情况,了解阻塞情况及是否有造影剂外溢等情况。

胆管显影:使用稀释的对比剂进行胆道造影,以避免影响后续导丝和导管的操作。胆管显影特征为缓慢流动的树枝状影像,这有助于确定胆管的位置和状态。

引流管放置:在造影确认胆道位置后,可能会通过穿刺针送入配套的短导丝或其他规格匹配的导丝,沿导丝送入配套的导入鞘或造影导管,进行胆汁引流。

支架植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留置T管或植入胆管支架,以进行胆汁引流,缓解胆道梗阻,改善黄疸症状。

临床意义: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TCD)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用于治疗,如减压、减黄,缓解症状,改善全身情况,进行择期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