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频电刀电切和电凝的区别

高频电刀电切和电凝的区别

来源: 网络 2024-12-06

高频电刀主要是在病灶局部产生相应频率的电压和电流,而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热效应的温度不同。相对高的温度可以形成切割的效果,而相对低的温度(仍然相对较高)可以实现电凝的效果,两者的根本原理都是高频电产生的热效应。

不过,虽然同样是高频电产生的热效应,不同的高频电刀产品(品牌)会有不同的使用效果,为什么呢?不过在高频电刀的热效应的使用中产生了细微的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让好的高频电“爱不释手”,而差一点的高频电(当然功能也基本齐全)却让操作者“无法忍受”。这些产品细微差别不同程度的引导了医生的治疗过程,所以高频电的精细化差别还是需要操作医生去认识的。

通常情况下,高频电刀电切用的温度在100℃以上,而电凝用的温度在60-100℃左右。这种情况指的是纯切或纯凝的功能模式所需要的温度,实际应用时几乎不会用到纯切的模式而是应用凝切混合模式。比如在电切目前多为混切模式,即“切-凝-切-凝”的混合模式,相对能满足切的需要同时又能尽量减少出血的风险。所以,内镜下都用混切而非单纯的切,因为纯切会造成出血和相关的不可控意外情况。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