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毫米波疗法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毫米波疗法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来源: 网络 2023-10-19

毫米波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生物谐振效应在人体内产生深度治疗效果。这种疗法利用机体皮肤受到毫米波照射后的生物谐振现象,通过细胞间神经、体液、经络等途径进行传导,实现甚至深入全身的治疗效果。本文将探讨毫米波疗法的生物学特性,其对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宏观传导途径的影响,以及其安全可靠的特点。

1. 生物谐振传导的作用机制

  当机体局部皮肤受到毫米波照射时,产生的生物谐振可以通过细胞间神经、体液、经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导。这种传导通过对生物活性点的照射,可以实现深度治疗,影响病灶处甚至全身的治疗效果。毫米波的作用机制涉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宏观传导途径,有效地调节机体功能和激发自身的治愈能力。

2. 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低功率密度(<10mW/cm2) 的毫米波辐射对人体具有安全性,并不会引起组织的显著能量作用。人体在受到低功率毫米波辐射时,免疫功能会增强,而受照射部位的温升不会超过0.10C,因此低功率毫米波辐射不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任何破坏。

3. 特殊适用于急性炎症和急性创伤治疗

  毫米波的非热效应使其在急性炎症和急性创伤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对于需要24小时内严禁热疗的疾病,如烧伤、烫伤、扭伤、割伤等急性创伤,毫米波疗法无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进行治疗。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